合作客戶/
拜耳公司 |
同濟大學 |
聯合大學 |
美國保潔 |
美國強生 |
瑞士羅氏 |
相關新聞Info
-
> 水介質和pH 6.8介質的表面張力,溶水介質表面張力計算方法
> 添加表面活性劑抑制瓦斯解吸效果及機理分析
> 新型POSS基雜化泡沫穩定劑表面張力測定及對泡沫壓縮性能的影響(三)
> CO2氣體保護焊表面張力過渡的控制策略、發展及應用
> 熱力學模型計算MgO-B2O3-SiO2-CaOAl2O3富硼渣表面張力(三)
> Langmuir槽法研究不同電性Gemini表面活性劑對界面吸附膜性質的影響(二)
> 酸化壓裂用助排劑表面張力較低,可有效改善巖心的潤濕性
> 合成血液穿透試驗:表面張力受溫度、表面活性劑影響較大
> 低界面張力納米流體提高低滲透油藏壓裂滲吸速率和采收率(三)
> 烷基-β-D-吡喃木糖苷溶解性、表面張力、乳化性能等理化性質研究(三)
推薦新聞Info
-
> CO2泡沫穩定性原理、影響因素|CO2-EOR機理與應用前景(四)
> CO2泡沫穩定性原理、影響因素|CO2-EOR機理與應用前景(三)
> CO2泡沫穩定性原理、影響因素|CO2-EOR機理與應用前景(二)
> CO2泡沫穩定性原理、影響因素|CO2-EOR機理與應用前景(一)
> 球擬假絲酵母菌合成槐糖脂類表面活性劑、降解含油廢水的表面張力(三)
> 球擬假絲酵母菌合成槐糖脂類表面活性劑、降解含油廢水的表面張力(二)
> 球擬假絲酵母菌合成槐糖脂類表面活性劑、降解含油廢水的表面張力(一)
> 碳微球及氨基化碳納米管組裝單元的有序LB膜制備與性能研究
> 過氧化氫氧化處理堿木質素對合成表面活性劑表面張力的影響(二)
> 過氧化氫氧化處理堿木質素對合成表面活性劑表面張力的影響(一)
植物油中N-酰基氨基酸表面活性劑的界面活性和聚集行為——摘要、簡介
來源:Unisense 瀏覽 2200 次 發布時間:2021-09-09

摘要
在過去的20年里,被認為可生物降解且毒性比傳統表面活性劑低的氨基酸表面活性劑的開發一直是化學家日益關注的主題。在這一類別中,N-酰基氨基酸表面活性劑因其優異的界面性質和抗微生物活性。在目前的工作中,使用植物油(蓖麻油和棉籽油)和氨基酸(甘氨酸、丙氨酸和絲氨酸)合成了六種新型N-酰基氨基酸表面活性劑。研究了這些表面活性劑。以酰胺鍵作為氫鍵供體和受體,在一些制備的表面活性劑的水溶液中觀察到球狀和管狀囊泡。結果表明,蓖麻油衍生物疏水尾上的羥基與球形囊泡形成,而帶有羥基的絲氨酸殘基可能與管狀囊泡有關。
一、簡介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政府和消費者的環保意識不斷提高,對表面活性劑的選擇產生了強烈的影響。越來越受到關注[1]。具有羧基和氨基的氨基酸最近被用于制備表面活性劑,因為它們具有優異的生物降解性和多功能特性[2,3]。基于氨基酸的表面活性劑通常具有理想的特性,例如低毒、無刺激性,致敏性低,生物降解性好,對海洋生物無害[4-6]。
尤其是陰離子型N-酰基氨基酸表面活性劑因其良好的理化性質和抗菌活性[7,8]被廣泛應用于個人護理用品、化妝品、家居用品、洗滌劑等各個領域[9]。.據報道,這些表面活性劑在疏水作用和氫鍵作用下自組裝成各種形狀的聚集體,酰胺鍵既是供體又是受體[2,10,11]。因此,對其物理性質的研究N-酰基氨基酸表面活性劑既有實際意義,也有理論意義。傳統上,N-酰基氨基酸表面活性劑是通過與脂肪酰氯和氨基酸在高溫下反應的Schotten-Baumann反應生產的[12]。該過程中使用的酰氯有毒,不能消除不良副產物和氣味。
大豆油)和甘氨酸鈉[13]。在目前的工作中,我們以甘氨酸、丙氨酸和絲氨酸殘基為頭基合成了六種新的以蓖麻油和棉籽油為原料的N-酰基氨基酸表面活性劑。蓖麻油是一口井-在第12個碳上帶有羥基的蓖麻油酸的已知來源,已被用作食品、醫藥[14,15]、表面涂層[16]和潤滑劑[17]的添加劑。另一方面,棉籽油常用作煎炸油,含有大量不含羥基的不飽和脂肪酸。我們研究并比較了這兩種植物油合成的表面活性劑的界面活性和組裝行為,以期揭示羥基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囊泡形成與表面活性劑結構上羥基的存在有關,囊泡的形態取決于羥基的位置。
植物油中N-酰基氨基酸表面活性劑的界面活性和聚集行為——摘要、簡介
植物油中N-酰基氨基酸表面活性劑的界面活性和聚集行為——材料和方法





